宝莲寺月溪受封僧罡 文/万中华 始建于元末,建成于明初的叙永宝莲寺,在主持僧月溪和尚的精心管理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一时间僧尼众多、庙产丰盈、香火鼎盛、声名远播,成为古永宁境内颇负盛名的“十寺”之一。其神奇故事也随着宝莲寺的声名传播四面八方,令宝莲寺成为名镇一方、独具特色的禅林宝刹。 笔者在宝莲寺一带开展田野调查时,感受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宝莲寺许多神奇传说都与月溪和尚和建文皇帝有关,是后人有意为之还是实有其事,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朝天榜是宝莲寺下山包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名,当地人却说是建文皇帝亲自取名。相传,建文皇帝在宝莲寺辖下的姑鞍寺选得皇妃(详见《建文皇帝宝莲寺侧姑鞍寺选妃》一文)后的第二天,带上皇妃返程,月溪和尚率领僧尼为他们送行。由于送行道路是一条由上而下的山间小道,送行队伍犹如一条蜿蜒爬行的长蛇在山野间慢慢穿行,月溪和尚在前引路,建文皇帝走在中间,皇妃紧随第三,其余人员随后。一路上,月溪和尚和建文皇帝谈古论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山包上的田塝中间。只见这里农家园舍,炊烟袅袅、鸡鸭欢鸣;层层梯田,稻浪翻滚、稻香扑鼻;田边地角,百花盛开、蝶飞凤舞,好一幅田园胜景、锦绣画卷。此情此景,建文皇帝深深陶醉,问月溪和尚:“此地乃何名?”月溪和尚说:“未曾有名。”建文皇帝抬头望望蓝天白云,略为沉思后说:“就叫朝天榜吧!”从此,朝天榜这个地名就慢慢流传开来,一直至今未变,但建文皇帝因何将此地命名为朝天榜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当送行队伍来到金竹塆时,建文皇帝和月溪和尚等人踏上横跨永洪沟上的金竹塆处原旧石板桥。只见桥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鱼翔虾戏;桥侧清风送爽,翠竹婆娑、碧草茵茵,犹如一幅小桥流水的绝妙画稿。建文皇帝又问月溪和尚:“这桥叫什么名称?”月溪和尚回答:“还未听说名字。”建文皇帝说:“那就叫长寿桥吧!”后来人们就把“长寿桥”三字刻在桥右侧的山岩上,至今犹存;只是,“长寿桥”三字是否是建文皇帝所说,有待喜欢文史研究的方家去探究解惑。
在与月溪和尚的交谈中,建文皇帝始终感觉月溪和尚的声音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时而在右,时而好像在天空,时而又好像在地下,很是奇怪。想了想说:“月溪,你说话时而在这,时而在那,难道你是一尊僧罡吗?”月溪和尚听到建文皇帝此话,马上跪拜建文皇帝面前,口称:“谢主隆恩!谢主封号!”原来,月溪和尚就是要讨到建文皇帝的封号,他才能成为僧罡(僧罡是天上的神仙)。 随后,月溪和尚继续把建帝文送到磨刀溪观音庙。在观音庙侧殿供奉的川主菩萨塑像前,建文皇帝才说:“送君千里,总有一别,月溪僧罡,你就送到这里为止吧!我就是当今皇太孙。”月溪和尚忙说:“谢主隆恩,祝皇太孙一路平安。”得到“僧罡”封号的月溪和尚与建文皇帝分别后,返回宝莲寺中,继续担任宝莲寺主持僧。到圆寂时,他端坐在建文皇帝坐过的那块大圆石板上,直到阳气尽绝、仍坐得稳稳的。后来,他的弟子用木刻雕成月溪身像,供奉在宝莲寺的第三殿祖堂神台上,享受历代寺僧的香火供养。 现在,宝莲寺已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坍塌毁坏,仅剩断垣残壁。但相传,在修建寺庙时,就有高僧推算过,宝莲寺必遭毁坏,就将建庙时剩下的三缸金银埋藏起来,用几句话暗隐埋藏地点和宝莲寺的结局:“上有三条路,下有七丘田,谁人识得破,会把此庙修还原。”这几句话是真是假,就需要后人去思考、去探究、去找寻、去逐梦…… 来源:永宁古韵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