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给你一扇窗 于 2018-9-12 17:03 编辑
在扶贫之路上绽放青春的光芒 江门镇光照村第一书记 刘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人对完美世界的描述,而今,在习近平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既是时代最强音,也是引领我们年轻人投身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群众的灯塔,同时也是为实现大同社会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参加工作四年多来,我也在时代的大潮中,踏入脱贫攻坚的浪潮,从最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精准施策;从最开始的盲目帮扶,到后来的自信满满。期间,经历过悲伤与失落、经历过迷茫与无助、经历过伤痛与责骂,但是,青春不就是如此吗?在叙永县江门镇工作的四年里,扶贫工作已经与我形影不离了。驻村帮扶成为了常态,从最开始联系新村村,到大元村,再到高家村和永胜村,最后到光照村;入户帮扶成为了我的常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次入户”:手中拿着十余户空白的扶贫手册和工作笔记本,在社长的带路下,行走在蜿蜒崎岖的林间小路上,有时下雨了,无法躲雨,走不了几步全身已被绵绵细雨淋湿。然而,再艰难的环境依然阻挡不了我入户的决心,从新村村公所出发半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到何启均(化名)的家中,简单而短暂的拉家常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不仅拉近了我与困难群众的心灵距离,而且更利于帮扶工作的开展。我认真倾听了何启均诉说家中的一切情况,拿出早已淋湿的笔记本,认真细致地记录了他所说的一切有关家庭的基本情况。随后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种植业发展情况,对近一年的种植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详细记录,以便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来到生产用房,查看牲畜饲养情况,详细记录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瓶颈,为之后的因户施策提供针对性指导。 “第二次入户”:带着厚厚的政策宣传资料,与困难群众围坐在火炉旁,此时此刻,我与贫困户之前早已没有什么隔阂,心灵的距离近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我们聊着家常、喝着茶水,在欢快的氛围中,我宣传着我县的医疗、教育、住房等精准扶贫政策,贫困户听着听着似乎着迷一般,可能是第一次深入的了解政策:原来党和国家都是多么的关心他们。时间长了,有个贫困户也是不由自主地说着共产党好,国家政策好!尽管显得大套,却不失单纯与真诚。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与安排,今年2月,我被安排到了江门镇光照村当第一书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利用了帮扶单位与镇、村两委帮扶力量之间的关系,每月会同镇、村干部协商研究光照村脱贫攻坚事宜,围绕“六大活动”,积极参与了对向坝村、光照村的大调研走访调查活动,认真细致的填写调查表,为县委、县政府决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入户帮扶工作中,与困难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详细记录生产与生活发展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汇报问题、协商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不停地入户帮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困难群众在享受惠民政策的同时成为一名明白人。另一方面,通过摸清家底,采取科学合理的帮扶规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帮扶。 一次又一次的入户核查困难群众低保享受情况,做着低保政策宣传,有时候汗水淋湿了背心、汗如雨下也无法浇灭青春的光芒。有时候累了,我对自己说:再坚持坚持,还有两年就能取得战役的胜利;有时候倦了,我对自己说:再熬一熬,共同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有时候抱怨了,我对自己说:再用力一点,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好了;有时候迷茫了,我对自己说:你是困难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引领者。 这样的帮扶已近两年了,没有了累、倦、抱怨、迷茫,有的只是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心。我作为基层干部,与贫困群众接触最为频繁,联系最为紧密,实现困难家庭的精准脱贫,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我们义不容辞,青春就像正午的骄阳,充满活力与激情,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作为年轻人,我更应该扎根基层、敢挑重担、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坚定信息、积极行动,在实现乌蒙山精准脱贫之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