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南缘的叙永县,有一条永宁河。自永宁河的支流南门河上溯二十公里有一方美丽的小镇——两河镇。两河镇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自然地貌属喀斯特地貌,多观音土。清末光绪年间,传承四百年的龚沙锅就在这里的吊洞落脚。 吊洞属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溶洞。吊洞的得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期,穴居在这儿的先民个头都很高大,有一天洞顶突然要垮塌,勇敢的头人飞身上前,用一只赤脚撑住了洞顶,洞顶没有掉下来,后误传为“吊”洞,现今穹顶中央还有一个巨大的赤脚印。洞周边地形环合,竹树葱绿,百鸟汇集,环境静谧、祥和,仿佛世外桃源。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四处漂泊,靠做砂锅为生的龚家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吊洞内明亮宽敞,冬暖夏凉,干湿度正适宜砂锅生产。从工作区还残存着的十五架窑子以及众多磕原料的碓窝可以想象,当年生产砂锅的盛况可见一斑。生活区里用煅烧砂锅的火罩子改做的盛水器具,和周围的石块早已合二为一;生活用的石磨,也只剩下薄薄的一片。这些都深深打上了时间的烙印。 据龚氏族谱记载,龚氏家族祖籍在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属古武陵郡人。从明朝末年就开始制作砂锅,延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早期的龚家子弟就在家乡湖北麻城以制作砂锅维持生计。十八世纪末,偏远的四川屡经战火,人口急剧减少,中原地区的湖北麻城成为了中国第二次大移民的发祥地。在“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滚滚移民大潮席卷之下,龚家祖先带着制作砂锅的技艺和家眷迁徙到了少数民族杂居的四川南部,至今已有230余年的岁月,“龚砂锅”在川传承已计七代。 龚家祖先入川时带有两件砂器,外观精美,形状独特,器身折射出它自身历史的光芒,第六代传人龚书态的妻子袁庭英老人说,它是装酒用的酒什子,也就是酒壶,三只耳朵系上绳子就可以保持平衡,最大的这只耳朵是倒酒用的把手。这两个酒壶是龚家迁徙入川的见证,也是龚家烧制砂锅技艺、智慧的体现,成了龚家的传家之宝。 龚氏祖先入川后,第一代龚联斗、第二代龚应焕都居无定所,先后落脚在后山海坝、两河陆建坝以及叙永平桥儿等地制作砂锅。到第三代龚朝卿时,才寻访到吊洞,见吊洞环境清幽,周边柴草丰茂 ,多粘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生产生活之地,于是龚家人定居于此,并广招当地村民开展砂锅生产。 龚砂锅第七代传人51岁的龚开贵讲,当年,他爷爷龚成联为了体面地娶两位姐妹花奶奶进家门,才耗资修了这样一幢和外面世界一样漂亮的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同一天将两姐妹娶进吊洞,同时也换来了家和万事兴,大奶奶管内务,小奶奶管理生产,龚家家庭和事业自此开始走向兴盛。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龚家制作砂锅的辉煌时期。龚开贵的伯伯、第六代传人龚书态为人宽厚,对经济困难的人家以锅相送,广结善缘,且龚家砂锅品质高,销路好,人们开始称呼龚家及其产品为“龚砂锅”。“钢铁大跃进”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市场对砂锅的需求量非常大,产品用牛车马车拉到两河镇徐家河码头,然后再装船远销各地。“龚砂锅”名声也随着滔滔远去的河水得以远播。 探究“龚砂锅”之所以卖得好,其根本还在于制作的砂锅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品种较多。从选料、制坯到煅烧出窑等要经过七十多道手工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砂锅的质量,有些工序还是龚家所独创。其中有道工序就是用“砂锅矿”打成粉,制作到砂锅坯的表层,这样煅烧后的产品就不会变形,保持了很好的观感。外加用吊洞才有的上千年上万年的浮泥上釉在砂锅坯上,在煅烧时温度达到1000度左右的情况下,就会化成水样,使出炉的砂锅在外形上看起来浑厚淳朴,饱满含蓄。 第七代传人龚开贵的童年时光是在吊洞特有的氛围浸染中度过的。由于交通不便,八岁时全家迁出吊洞。居住环境改变了,心里那个爱砂锅的情结始终没变,他拿出早年龚家卖砂锅遗存下来的各种钱币说,这些都是他珍藏一生的财富。作为龚砂锅的现今传人,他在努力振兴“龚砂锅”的事业,产品也供不应求,可在他的作坊里仅有四个工人,懂技术的人已很难请到了。时代不同了,观念不同了,一方面消费者认为砂锅烹饪出的食品健康、味道鲜美,市场对砂锅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制作砂锅是一项费时费力又寂寞的工作,好多人已经不愿意学这门技术、从事这项职业了。好在他儿子龚军愿意接下家族的这支接力棒,他说,这里面有甜头。 龚家产品陈立柜上摆放着不同时期烧制的不同种类的砂器,有插筷子的器具筷笼兜,从形似铜钱的图案看,也是很长岁月了;有蒸菜用的蒸锅,从盖子上的字可以看到是民国三十六年的……这些砂器都是“龚砂锅”发展历程的最好物证。 探究龚氏家族制作砂锅的历史,可以看出,龚家在几百年制作砂锅的历经中节奏或强或弱,就像一颗跳动的心,却从未间断。龚家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都是依靠制作砂锅支撑了龚家、养育了龚家、延续了龚家,这种“砂锅缘”经过岁月的煅烧、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淀,已经质变成龚家人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 四百年的光阴,四百年的坚持,四百年的传承,四百年的守候,“龚砂锅”已不只是一件物品,“龚砂锅”已经不只是一个姓氏,“龚砂锅”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技艺,“龚砂锅”是麻城移民文化这部史书散落在川南的一页篇章,“龚砂锅”是中原地区商业文明与川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融合的一段识记,“龚砂锅”是一个四百年还没有讲完而等待续写的光阴的故事。
作 者:王兴
通讯地址:叙永县城郊中学 646400 电话:13679683776;QQ:1813890586
点击关注叙永网微信公众平台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38a8c92672e29d1#rdQQ群:95899704点击>>>【叙永网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我们QQ群:95899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