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也说一句 于 2018-11-22 15:15 编辑
不忘初心 情系向坝
“刘书记,麻烦你给我看看,我屋头水管不来水了,咋个办噢!” 2017年8月的一天上午,骄阳似火,江门镇向坝村五社村民李某打来了电话,语气焦急。 “啊,是李大娘,不要急,是怎么回事?” “可能水管子断了,我娃儿也没在屋头,没人帮忙,人要喝,猪要喂,没得水用了,哪个帮我整一下嘛。” “要得要得,马上我去给你看看。” 向坝村五社林深沟密,饮水管道穿过层层树丛草坡,一番查找过后,原来是距屋子百余米处饮水管因阳光暴晒老化破裂,“李大娘,原因找到了,我已经跟镇上联系了,中午前就给你换管子,不要担心,保证不得耽误你吃饭哈。” 类似这样的求助电话,从2017年7月以来,就时时响起在刘爱风同志耳边。2017年7月,合江县航务管理处副处长刘爱风同志来到江门镇向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向坝村脱贫攻坚工作。刘爱风同志是一位80后,自小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村群众疾苦,上任前,他的心中忐忑不安:衣食住行怎样保障?基础设施怎样完善?集体产业怎样发展?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勤勤恳恳的真抓实干,半年来的工作,刘爱风同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修路引水难题解 基础建设谱新篇 “感谢共产党,感谢刘书记,我们社的路通了,娃儿终于不用走路上学了!”,“今年竹子行情好,路修好了,车子拉得出去,可以过个好年了!”。群众的一张张笑脸,道出了向坝村道路建设的可喜成就。向坝村位于江门镇北面,属于岩区村,山地多,平地少,多年来苦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硬化道路,竹产品、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儿童接受教育不便,群众看病难,道路建设的滞后,是向坝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得益于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2017年向坝村争取到了22.1公里道路硬化项目。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也遇到难题,土地是农民的根,道路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少数群众不理解,想不通,对于道路建设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怎么办?刘爱风书记多次召集村党支部、村两委,研究协调占地补偿,同时,对个别持反对意见的群众,逐一入户,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终于取得群众的支持;江门镇到向坝村办公室5公里路段,因运输竹料大车通行较多,原有4.5米道路错车困难,长期引起交通堵塞,刘爱风向上级协调争取,市交通运输局拨付10万元,用于修建11处错车道,错车道全面建成,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 饮水难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向坝村的难题,为彻底解决饮水困难,刘爱风在向坝村锅铲沟、司令沟,柏香沟三处集中供水建设点蹲守,协调监督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现在,集中供水点建设全面完成,彻底解决了向坝村800余人饮水问题。
集体产业上台阶 致富增收展笑颜 早上8点不到,向坝村竹料厂已是车头攒动,人声鼎沸,今年竹浆行情看好,向坝村新建成的竹料厂机器开足马力,源源不断产出竹片。向坝村竹资源丰富,拥有林地2万余亩,一直以来竹产业未形成规模化开发,群众在竹产业方面的发展仅停留在零星砍伐,收入难有大幅提升。2017年,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和向市交通运输局争取的帮扶资金,向坝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村竹片厂的建设,向坝村迈开了规模化利用竹资源的脚步。从修建料场、引进切料机器、完成电力安装验收,刘爱风书记的身影在向坝村竹片厂忙碌着。 “老罗,今天又去砍竹子啊?这个月你砍得不少嘛!” “啊,托刘书记的福,从上个月初到今天,估计有10吨多了,今天我把我兄弟都喊回来了,还要靠竹子抓抓收入。刘书记不跟你摆了,我砍竹子去咧!”向坝村五社村民罗某兴笑着,看来,今年是个丰收年! 9月初,向坝村竹片厂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竹片厂的建成,为向坝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5万元的收入,并带动了向坝村450余户农户发展竹产业,户均增收8000余元。 此外,在发展竹产业的同时,利用市级产业扶持基金,刘爱风书记积极投入向坝村村集体养猪场建设,从场址选点、环保备案、工程比选到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都投入大量心血。养猪场建成后,预计年出栏量1000头,村集体经济每年可获收益10万元左右。
真帮实扶暖人心 精准脱贫成效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小生长在农村,刘爱风书记深知,住房安不安全,住得舒不舒心,是农村群众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一栋破旧的农房就如同一根扎在心中的刺,让人始终不能放下心来。 “刘书记,当时是我没想通,我觉得还是现在好,搬到古寨来,真是说不完的好处,确实要感谢你!” “杨老辈,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古寨的生活您慢慢就习惯了,今后有需要我帮忙的您尽管开口。” 在落实易地搬迁政策过程中,向坝村三社杨某华的父亲突然不愿意搬到江门古寨集中安置点居住了,他着急地打电话给刘爱风书记,请求帮忙劝解。原来,他的父亲了解到易地搬迁需要拆除原房复垦,他觉得,住了一辈子的房子,突然要拆,感情上一时无法接受,而且,老年人已经习惯于农村生活,对于搬迁到江门古寨集中安置,怀有恐惧和不适应心理,担心与左邻右舍不好相处。刘爱风书记急忙赶到杨光华家中,劝解杨老辈道:“正因为交通不便,住房不安全,医疗和发展生产都受限,才需要搬迁,您也这么大年纪了,腿脚风湿也严重,搬下去方便医疗,房子是住了一辈子,可现在已经有危险不能再住了,这个地方也不适宜发展生产了,您的儿子在镇上和周边打零工每个月有一两千收入,在镇上也方便照顾大病的妻子,您也不希望他每天跑那么远山路再回这里来吧?”经过一番劝解,做通了思想工作,一家顺利完成了搬迁复垦。 山路辗转绕林间,村中晚来夜未眠,建言献策费绸缪,伏案沉思谋新篇。多少步脚印,在向坝村的山水间行来;多少个夜晚,在村办公室奋笔疾书中度过,脱贫攻坚是场硬战,向坝村正在刘爱风书记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