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文化精彩,尽在 永宁古韵。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万丈红岩刺碧空,撒盐飞絮遍崆峒。平铺世界银妆里,摹写乾坤粉本中。出浴杨妃初霁色,捧心西子乍回风。灞桥诗兴依然在,何处黔驴跨海翁?”(清·虞景星诗《红岩霁雪》) 红岩,又名丹山,是中国三大丹霞地貌地区之一,距四川叙永古城东北十七公里,由三十六峰为主的群山组成。横卧众峦之上,连绵三十公里,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九米,直立云表,势如锦屏。一峰绝壁如削,色呈赭红,赤石天成,四周断岩悬崖高数十丈,林木葱笼,修篁耸翠,朝辉夕照,映衬益鲜,乃紫霞峰也。自赵宋开宝年间,即于此建庙,初为佛寺,后为道观。丹山奇峰入云,清泉泻壁,奇石洞天分布其间。摩岩石刻四十多处,有北宋米芾所书“第一山”、明张三丰醉笔丈许“魁”字、邑人冯廷良所书“霁雪”大字、近代有陈明仁先生的“填海补天”和长跋……以及张爱萍将军“丹霞孕秀”的题词。宋元以来,山上先后建有霞峰观、三清殿、祖师殿、圣积寺、灵祖祠等随山派风格的道观、佛庵,是川南最大的道教名山,素有“川南小峨嵋”之称。
丹山上各寺庙及周边风光多彩多姿,引人入胜。名胜古迹,特色昭彰。 从狮子山起,经杉林平步五百余米,有古寨式建筑,名“头天门”,平顶石拱园门,旧筑城垛,刻石为瓦,背靠飞龙岭,右挨夫妻峰,地势起伏,怪石成群,有一夫挡关、万马裹足之险。清同治壬戌年,太平军石达开部将瑞天豫、付廷佑从赤水进叙永,攻打红岩,与地方民团缴战,未克。相传诸葛亮平南凯旋,率一队人马由滇入川,驻节于此。清光绪年间建卧龙观,祀诸葛武侯,供诸葛像,羽扇纶巾,实乃宗臣遗像庄肃清高。 由卧龙观拾级登山,经猫猫殿(祭虎),过缘林丹梯,到祖师殿。殿居岭脊,六立五间殿宇,轩宏壮丽。两廓十师像,中坐祖师,旁列八真人,其情致飘逸、神态如生。雕花石坊连石墙,石坊三层,上镌“祖师殿”两侧对联“峭壁玲珑环古刹;神威赫濯镇乡城。”刻工精细,自然秀美。殿后杉竹茂密,鸟语喧天。左有琴蛙池,淙淙雅致。右有猪儿石殿(祭猪),猪神受礼不绝。并有广结善缘碑,琐屑有趣,捐资者皆乐捐之由,如“我娘头昏,脚痛,得佑而愈”或“堕岩得救”或“庄稼丰收”、“野猪远走”、“猴子不来”等,一一刻之石上,朴野真率,别具一格,为它庙所无。 沿祖师殿再拾丹梯百余步,上集凤台,是一个数百平方的缓丘,参天竹林,蓬勃茂盛,人称小竹海。矗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巨石,巨石棚合成隧道,一巨石形如蟠桃,笔直纵天,称大雷劈石,从中裂开露出一条三十多米长的石缝,人入其间抬头望,只见一线青天在上头,故此石缝名曰“一线天”游人穿流缝隙中,平行只过一人,迎风小歇,妙趣横生。台左上角龟纹石、海螺石、鸡啄石、会仙石均天工所造,栩栩如生。其间有三清殿,院宇修绰,建于明朝中叶,立清雍正年间巨碑一通。四合大院,中有天井小池,植富贵牡丹与七心茶花。殿后有一浅井,澄澈,水香甜,常年不干,镍币放入浮于水面,游者视为奇观。 穿过一线天、古书勒石台,便是二天门,登四百五十八梯到三天门入大庙——霞峰古观,门上有一联为“步清虚想泛瀛海;濒天济游到霞峰。”额题“秀插云霄”霞峰观又名玉皇殿、玉皇观、斩龙台大庙,建于北宋开宝初年,祀玉皇,因位于紫霞峰而得名。殿宇乃危崖最高处凿石建成,三面皆为红色峭壁,以石为梯,峰巅特大巨石是斩龙台,霞峰观建于台上。斩龙台原名金星山,传说玉帝铜像先从云南飞到百花山,再迁至飞龙岭,后定基斩龙台。未建庙时,有石龙犯上作乱、祸害人间,玉皇大帝命雷神将其劈死,拦腰打断,龙身异处无踪迹,龙首尚存,故名。霞峰观依崖石筑两层,列侍三十二天帝,威仪肃穆。殿阁后面以崖壁为墙,左侧沿崖边有四间吊脚楼。整个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制筑宏敞。石柱铁瓦,孤危寒栗。飞檐接云,虚窗纳雾,香烟袅袅,无限幽静。“人在下方冲月上;鹤往高处破烟飞。”人若至此,恍入仙境。多有羽流深居,又以紫蕨、黄精、岩冰为食,往往高寿。据旧志记载,明崇祯末年,丹山有一老道,宗籍河南,号东华道人,不冠不履,身只一衲,日食不计。与人言,仅励以忠孝。年逾百岁,健步如飞。 自玉皇观右侧缓下二百七十八级丹梯,经观音阁,至叠月亭,欣赏玉帘泉千尺瀑布喷珠溅玉,晚上可观古城夜景。再沿岩边栈道行二十米,到十二圆觉洞,工匠依岩凿窟,造像刻于明万历庚申年,洞中摩岩造像十五尊,正中三尊佛像,两侧各列六尊神像,造型古朴,有宋元雕塑风格。顺亭边漫步一公里,游览镜湖。左有一条崎岖小路,只有小心翼翼地走过非常险峻的猴子背,方可进入陶村。那里处处笙歌,曲调舒畅欢快,让人情趣倍增。若小住数日,多看一看,与苗家儿女真诚交流,更能领略原始、纯朴的苗寨风情。
丹山尾脉回卷,抱一巨谷,圣积寺座落谷中,明时兰若也。殿宇三重,正殿檐际,斗拱擎垫,佛堂供奉来自拉萨布达拉宫的贝叶绘金彩佛像十躯。另有石雕阿罗汉一尊,长眉深眶,慈祥古貌,镌“泰昌天启建元”六字,时泰昌为住持。后院崖壁古苔苍翠,照映人面,须鬓皆绿。一株牡丹,花如盘盂,光艳独绝。故老对人云:清咸丰同治年间,石翼王入川,易名“云翼子仪”,曾寓寺数日,牡丹实为王所手植。史书记载,圣积寺曾有一老僧,法号悟恒,永宁茶塘人氏,壮年出家,静心礼佛,扫地如镜,器钵无尘,为乡民裁补换薪米,得住持数十年。岁逾八十,皓首庞眉,面容清癯,耳聪目明,声如洪钟,日日伛偻坐案旁,不废佛事,实为灵异丹山一奇人。细线凌云一径悬,路难通处伏藤牵。圣积寺松风起于深谷,崖泉注于阶砌,时有猿猱觅食斋厨、老虎或来窥篱、山鸡惊寒入殿……林莽高寒,秀隐深山,游履罕至。确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中所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总之,经头天门步入丹山景区,松杉万株交荫道上,清新凉爽,六月犹寒。丹梯石级,环顾皆景。曲径通幽,凉风习习。草木荫翳,猿啼鸟鸣。山间瀑布,石隙细泉,终日流水汩汩,饮之沁人心脾。登临霞峰观,晨看日出,午览云海,山间佛殿雄伟辉煌、错绮如画。平视远方,万山嵯峨,环伏如拜,围青缭白,浑茫接于芒部乌蒙之外。俯瞰三坝,阡陌有序,沃野平畴。遥瞻双城,烟岚萦绕,似沉釜底。人们穿梭于红岩的山水间,浓郁的自然、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丹山自宋代起,到了清乾隆年间的鼎盛时期,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避暑、旅游胜地,八方前来的游人、香客熙攘不绝,拜者如潮。 一年四季游丹山,冬季丹山景最美。每临冬天,红岩更是一番好景致呵。 隆冬时节,瑞雪飘飘,如风吹柳絮扬扬洒洒,越下越多,越下越大,到最后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逐渐铺上了丹山逶迤起伏的群峰和古庙建筑。紫霞峰顶岩嘴上的千年银杏倾刻间也布满了白绒绒的雪花,倚天而立,巍然挺秀。雪的晶莹,雪的璀璨,雪的闪烁,雪的灿烂,雪的玲珑剔透……构成了一片美丽壮观的白玉雕琢的龙宫宝殿。这时的丹山,红妆素裹,白里透红,红白相映,色彩灿然,如贵妃初浴,分外妖娆。
“六出花飞后,丹岩色不红。地成银海峤,天敞玉屏风……”看看这首清朝人的红岩写景诗,你就知道丹山在寒冬腊月的一天一夜里会有多大的雪。 待到翌日早晨,风止雪霁,天色放晴,太阳出来了。凝眸远眺丹山,覆盖着一层层厚雪,红日高照,霞光万道,气象万千。高高低低的山峦白茫茫一片,雪浪般横在天边。山中的农舍、佛寺悄然无影,全部藏在粉妆玉砌的世界里了。然而,过不多久,一堆一堆的雪块在清晨的阳光下开始慢慢次第消融,并随着霞光的照耀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皑皑雪野山舞银蛇,红岩层峦云蒸霞蔚。融化了一部分积雪的山峰、庙宇,冰棱悬挂,尚稀稀疏疏地留着大大小小的雪朵,犹如一树树盛开的白玉兰,银花簇簇,与赤石奇峰互映成趣,十分逗人喜爱。观景赏雪的人们爽心悦目,倍感丹山冰雪世界的清寒、浩邈与圣洁。古城的男女老少呼朋唤友,纷纷结伴游丹山,观日出、看云海、拜菩萨、堆雪人、打雪仗……虽有攀登之劳,但其情融融,醉心自然不亦乐乎也。 “雨霁看浮云,广宇苍茫,片片团团铺白絮;晨曦迎旭日,穹隆静谧,洋洋浊浊灿虹霓。”刘思奇先生这幅楹联的意境正描述了永宁八景之一“红岩霁雪”这一美丽景观,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啊!
注:①寒栗 han li: 忧惧;战栗。发抖;哆嗦。②芒部 元代时指云南威信、镇雄、彝良等县地。③荫翳 yin yi (书):枝叶繁茂。④海峤 qiao 大的尖而高的山。⑤邈miao (书)遥远。钵bo:钵盂。镍nie:金属元素。坍垣tan yoan:坍,倒塌。垣,墙。遽ju:匆忙;突然。天启:明熹宗年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