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叙永营山镇金沙村的泥土下,居然挖出九尺宽大道!
叙永的二月,乍暖还寒,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影响下,南面山区下起了小雪。气温骤降,阴沉沉,冷飕飕。2月22日,有一群人却冒着寒风来到营山镇金沙村。原来,这是叙永县政协副主席、叙永县工商联主席余显中带领叙永县政协侨台工商联小组的委员们,前往营山镇金沙村视察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叙永县营山镇是一个依靠烤烟种植为支柱产业的乡镇,人们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却鲜有人知道,在金沙村的泥土下,居然埋藏着一条9尺(3米)宽的石板大道。
近日,在当地长者的引导下,金沙村村民们从一尺多深的泥土下,挖出了这条石板大道,这条大道长约3公里,在荒凉的树林中间,显得突兀而又神秘。
据当地长者介绍,从清朝雍正年起,川盐销往滇黔要通过仁、綦、涪、永“四岸”。仁岸设在合江县,綦岸设在綦江,涪岸设在涪陵,永岸设在叙永。当年,叙永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贸的空前集散,是响当当的川盐“四大口岸”之一,号称“永岸”。
而由于交通的制约,古叙川黔边形成了一种以人工与马帮为交通工具的商贸通道——盐马古道。外籍盐商在叙永形成陕西、山西、江西、贵州四大盐帮,设立十三家盐号,商贸活动盛极一时。但是从叙永到贵州,就有7条盐道,全场达5500华里。盐马古道见证了叙永商贸曾经的辉煌历史,承载了川、滇、黔三省独特而厚重的商贸历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来随着交通逐渐发达,原来的盐马古道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功能,大部分路段遭到人为破坏。像营山镇金沙村一社这样保存完好的盐马古道是极为罕见的。
距盐马古道不远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穿山洞。洞宽60余米,长240余米,洞内有天眼、游槽等自然景观,洞内石钟乳千姿百态,气温冬暖夏凉,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洞口的石壁上长着神秘植物
当地人说这是“蛇包谷”
穿过穿山洞走500余米,有一处山崖,山崖底部离地面约3米有处凹陷,乍眼一看,以为是用水泥做就的一道水渠。仔细端详才看清,原来这是一道天生的石脊,宛若蛟龙的脊骨。
传说远古时代,这穿山洞游槽里住着两条龙,这公龙喜欢去赵咡山(即现在的普市)龙窝洗澡,来来去去总是破坏老百姓的庄稼,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便命雷公电母将公龙击毙于赵咡山。母龙得知消息,痛不欲生,一头撞死在这龙岩之下,沧海桑田日月往复,就剩下这一堆化作石头的脊骨。当地人被母龙的故事打动,遂于龙岩之上为它修建一座龙居庙。
叙永县政协侨台工商联小组的委员们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古道周边的穿山洞、龙岩等自然景观,对营山镇金沙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扶贫,展开了思考和探讨。
一路泥泞,一路跋涉,考察完金沙村,政协侨台工商联小组的委员们又驱车赶往下一站纳坪水库――全省规划的18个烟区水源工程项目之一。
正在建设中的纳坪水库工程地处叙永县营山镇,是一座以烟地灌溉为主、兼顾灌区其他农田灌溉和农村人畜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库。工程总投资1.2068亿元,水库建成后,可以解决灌区内20165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其中烟地13360亩、旱地6287亩、水田518亩;解决营山乡的场镇和灌区内1.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题。
如何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盐马古道,结合优美神秘的自然景观,利用好纳平水库周边的水域环境,打造一条独特的营山镇旅游产业扶贫道路,成为每一位侨台工商联小组委员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束考察,委员们召开了讨论热烈的座谈会,委员们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如何让营山镇靠山、靠水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旅游之路?如何让金沙村金沙变金子?如何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这是此次政协侨台工商联小组委员们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也是营山镇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发展新方向。希望社会各界有志之士,能共同为这个美好的愿景而共同努力!(文/李亚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