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泸州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在南苑会议中心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降初作脱贫攻坚专题报告,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主持会议。会议第二阶段,还举行了余芬同志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
余芬生前系古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队员,2017年12月24日因下乡为贫困户送电视机,发生车祸不幸罹难。
今年2月,市委追授余芬同志“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余芬同志为榜样,在“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你不认识我,我却记住了您! 芬姐,一路走好! 芬姐,我们会永远记得您! ……
古蔺扶贫干部余芬,为何让那么多群众难舍难分?那么多人缅怀?
《泸州日报》今起推出余芬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告,让我们一起来追忆余芬的故事,重温感动。
原文如下: 余心念兹,芬芳在兹 ——追记心系扶贫的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余芬同志(上) 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古蔺县,告别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才两年多。而叙古高速公路太平段,从太平镇走马村十组贫困村民袁图先家不远的地方经过。
再过不久,袁图先就要搬到位于场镇的“古镇新区”聚居点,彻底摆脱“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的日子。
偶尔,这个花甲老人会来到家门口,望着远方发怔,嘴里嘟囔几句:“你说好的要来帮我搬新家,咋这回说话不算数了?”
袁图先念叨的人,是其帮扶责任人余芬。
2017年12月24日,周日,余芬在为十组其他两位贫困户送电视机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献出了年仅45岁的生命。
2017年12月28日清晨,遗体告别。古蔺县城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人们纷纷自发前往金兰大道、迎宾大道,戴着白花,神情悲痛。
“您不认识我,我却记住了您。”陌生人在街头举起黑白横幅,目送灵车离去,眼里噙着泪花。
“扶贫英雄余芬一路走好!”她生前的同事、亲人、朋友……哭到不能自已。
古蔺人微信朋友圈中《余芬同志,一路走好!》《怀念古蔺扶贫好干部余芬》的哀悼文牵动人心……余芬,一个平凡的中年妇女,她人生的最后一场送别,却惊动了整个县城。
余芬,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贫干部,为何让这么多人难舍难分?
01 爱心
在为贫困户送电视机的路上不幸遇难
走马村村支书罗应强谈及此事,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吴仁芬第二天就满74岁,她想让老人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山路弯弯,万壑千岩。乌蒙山深处,古蔺县,国贫县。
脱贫奔康,时代大考。如何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还得从“输血”开始。帮助生产、扶持生活,“百名书记带支部、千名干部包万户”的“百千万”帮扶行动,在蔺州大山里铺展开来。古蔺县文旅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队员余芬,就是全县3470名机关帮扶干部中的一位。
余芬,古蔺县东新镇人;余芬,中国共产党党员。
东新镇曾是古蔺县地下党组织的发源地之一,革命老区、乌蒙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吃苦耐劳,余芬从小有之。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11岁的余芬失足跌入老水井,幸得有人相救。“当年的幸运获救警示着我:以后无论命运如何,都该珍惜生命并充满生活勇气,才对得起当年在水井边从阎王手中把我夺回来、给我第二次生命的‘无名英雄’。”这是余芬所作的《温暖记忆》中的片段。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感恩,余芬一直都在做。
脱贫攻坚,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2017年7月,在县城工作的余芬认下了几门“穷亲戚”。从此,她成为走马村十组周光文、周国民、周应海、袁图先、胡克勋、周国良6户贫困户家中的常客。古蔺县文旅局局长罗富华说,从那时起,余芬便有了两个家:周一至周五在县城,周末在村上。
从县城绕一圈再到走马村,近百里的路。下了高速公路,还需走一段土路才能去往村上。
处理好“两家”之事,余芬探索出“线上线下”工作法。她把这些“穷亲戚”一个个请进微信群。
周一至周五,她就通过微信与贫困户商议致富之策;周末一有时间,她便来到走马村,与大家面对面讨论脱贫之路。“周应海好!关于你要来县中医院找我先生陈开政看病的事,请你带上身份证、医保卡和太平镇卫生院的转诊证明,就可以了……”这是2017年11月30日,余芬发在微信群里的信息。
儿时的一场意外让周应海左脚落下病根,走路一瘸一拐。周日余芬带着身为骨科医生的丈夫去他家诊断后,又让他去医院复诊。现在,周应海已基本能像常人一样行走。
2017年12月17日,周日,在村里走访的余芬,发现周光文和胡克勋两家的电视机坏了。“过几天,我就给你们送来。”
2017年12月24日,又是周日。
这天下午,余芬从自家搬了一台电视机,又从县城买了一台电视机。等丈夫陈开政下班后,一起奔向周光文和胡克勋家。“电视机送了后,你再去给周应海看看腿。”余芬对丈夫说。
当日17时10分左右,车行至叙古高速公路太平连接线的月亮坪,坡陡弯急、道路泥泞,坡度大概有45度。
在陡坡转弯处,车轮一滑,顷刻车子顺坡势跌下近30米高的悬崖。尽管余芬被第一时间送到古蔺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但最终回天无力。
至今,走马村村支书罗应强谈及此事,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周光文母亲吴仁芬第二天就满74岁,她想让老人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生前,余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离开后,泸州市委追授她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这份光荣,属于她。
02 扶贫
6个月下村20余次,是“规定动作”的两倍
在余芬身上,村监委会主任周林学会了与村民拉近距离的“三件法宝”:换位思考、说话算数、心细如发。
“贫困户就像家里的亲戚一样,长时间不走动就生疏了。”在新入职的同事彭玲心中,余芬的这句话让她很受启发。
入户扶贫,余芬每次都会叫上熟悉村情的村监委会主任周林。现在,翻开走访记录本,一串数字让周林感叹:“6个月时间,芬姐来村里不下20次。”按照县里的要求,2017年9月以前,帮扶责任人到联系村每季度不少于1次;9月以后,每个月不少于2次。“这是规定动作的两倍啊!”在余芬身上,周林学会了与村民拉近距离的“三件法宝”:换位思考、说话算数、心细如发。
余芬到周国良家走访,端来的板凳上粘满灰尘。余芬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坐了下去。“为啥不擦干净再坐?”“如果你端来板凳,对方擦来擦去才肯坐,你咋个想?所以,不要讲究那么多,重要的是不让我们与群众的感情生分了。”后来,余芬这样回应周林的疑问。
袁图先瓦房正屋的半边墙壁已坍塌,站在瓦房里,抬头可见天空。
2017年7月,余芬对袁图先说,要让她和儿子住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楼房。一个月后,余芬的一个电话让袁图先比过年还高兴:“她说新房子帮我们落实好了,就在场镇的古镇新区里。”
袁图先的儿子王新应像亲人一样信任余芬。只要是她打电话喊开会,王新应一定随叫随到,“不像其他人‘雷声大雨点小’,芬姐是说到做到,我就是相信她。”在余芬的鼓励和支招下,以前游手好闲的王新应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变得踏实肯干,做起了杀猪生意。
余芬把6户贫困家庭21名成员的所有情况,在日记本上记得满满当当。周国民之子周树文要结婚,年龄还差几天,不知该如何办手续。余芬看了一眼身份证便心细地记下了周树文生日。在他生日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周树文和他的未婚妻去县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随即又办理了准生证,方便其享受生育住院费报销政策。
“不识字,连蔬菜种子都会买错,辛苦了一季,种瓜不得瓜。”一次,吴仁芬的一句玩笑话,引起了余芬的格外重视。第二次来她家时,余芬带来一个作业本和圆珠笔,从写名字开始,手把手地教吴仁芬识字。吴仁芬高兴地把纸笔放在枕边,一有空就拿出来练练。没过多久,古稀老人流利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这次她过74岁生日,余芬本来打算把电视机作为生日礼物送上。吴仁芬后来拭着泪说:“70多岁了,我终于写得起自己的名字了。但是,余芬却走了。”
余芬走了,走得突然!
“芬姐没有离开,她的精神永在。”站在走马村的高坡上眺望着车来车往的叙古高速公路,接替余芬帮扶走马村十组6户贫困户的太平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刘玉婷坚定地说:“我要学习芬姐的精神,在精准扶贫的攻坚路上继续前行,片刻不会停歇……”
“要一户一策。”刘玉婷在自己的扶贫日记本上计划着。
03 事业
勤劳务实,是留给同事最深的印象 每次下乡,余芬会习惯性地装上一包白糖在包里。一些女同志体力不支时,她就送上一碗暖暖的白糖开水。
古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办公室内,窗外的阳光照在余芬生前的座位上。
与余芬同事17年,勤劳务实,是古蔺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余纯先对她最深的印象。
时光追溯到过去。
2002年,余芬刚在单位办公室从事人事工作,就遇上了大幅度调资。接近下班时间,余芬告诉余纯先,要再次核算工资。“今天很晚了,明天再核算嘛,而且之前已经核算多遍了,没有错误。”余纯先的话音未落,余芬便坚定地摇头:“大家都靠工资吃饭,绝不能因我的工作失误给别人造成损失。”余纯先没有勇气拒绝余芬坚毅的眼神。两人在外匆匆吃了碗面条,就回到办公室重新核算起来。上百人的工资,她俩一直算到凌晨。次日,工资如期发放,没有一点差错。
2004年,余芬担任单位文化股股长。送文化下乡时,她多是选择全县最偏僻的乡镇。“这些乡镇离县城远,对文化更为‘饥渴’。”县文旅局纪委书记邹国民记得,10多年前,偏远乡镇的公路多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坑坑洼洼,车辆难行。白天,余芬帮着队友徒步扛音响设备进乡入村;晚上,独自清洗演出地毯上的灰尘和泥巴,挑灯缝补损坏的地毯和表演服装更是家常便饭。每次下乡,余芬会习惯性地装上一包白糖在包里。期间,若有女同志因顾不上用餐或是其他原因导致体力不支,她就送上一碗暖暖的白糖开水。
2005年,余芬兼任了文艺刊物《古蔺文艺》值班编辑,整理、排版、刊印等事宜全由她一人负责。只要出差,余芬的行李箱中总会装上最新一期《古蔺文艺》,她要亲手送文友、送热心人。那时,《古蔺文艺》影响广泛,忠实的读者和活跃的作者,遍布各行各业。余芬曾对现任《古蔺文艺》值班编辑高雁说:“我对《古蔺文艺》有特殊感情,谁要把这本杂志弄脏了,或者扔在地上任人践踏,我是要拍桌子骂人的。”
也是在10多年前,古蔺电影公司经济效益下滑,负债累累,职工应有待遇无法保障,多次集体上访。
派谁去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单位领导陷入苦恼。
“后来,领导把目光瞄准了余芬。找到她时,她没有半点推辞,欣然接受。”邹国民回忆说。
一边循循善诱,安抚职工,平息矛盾冲突;另一边,跑上跑下,根据政策积极争取各级支持。不久,古蔺电影公司全体职工医保等相关问题圆满解决。
2010年8月,因工作需要,余芬从单位文化股调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2014年7月,大队在执法时,取缔了一个非法网吧。业主后来以自己是农村人,家里穷,需要网吧挣钱为由,跑到大队办公室“喋喋不休”。余芬见状,主动向业主递了一杯茶,理智地对他说:“我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我都想你们有碗饭吃,但是你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因为自己穷,要生活,就无视国家法律。”余芬的一席话让业主“无地自容”,对执法大队的处罚结果不再有任何异议,当即表示悔过自新。
“我们执法队除了队长都是女的,突击检查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时,芬姐每次都走我们前面,保护我们。”从外地来古蔺工作的彭玲,感受到的温暖不止这些。她租住在一栋老房子里,楼前有一段又黑又深的小巷。每次夜里突击检查完以后,余芬会拉着她的手,一直将她送到家门口……
那份温暖,直到今天,彭玲都还记得。
来源:泸州发布 |